保险恶意代理投诉 然后翻“新把戏”升级和打击许多监管机构
原标题:保险恶意代理投诉再翻“新花样”。许多监管机构进行了升级和打击
假冒保险客服和非法保险代理业务层出不穷。
最近,一些机构或个人以“XX保险经纪公司”或“XX保险代理公司”的名义,将投资理财打包成保险产品进行宣传和销售。甚至还有一些退休的保险业务员哄骗老客户投案购买这种高利率的产品。
其实这些所谓的保险经纪公司并没有获得监管部门的营业执照,所谓的“保险”并不是正规保险公司经营的保险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机构或个人有的有“代理退保”的幻影。目前,恶意代理人的投诉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欺诈更具诱惑力;其次,盈利手段更加隐蔽;第三,“招揽顾客”的方式更具有欺骗性。
假借保险之名牟利
根据相关监管要求,保险经纪公司取得营业执照后,应当取得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方可从事保险经纪业务活动。
而有些组织是“无证许可”。北京银监局定期在官网进行提示,如“芝麻开门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平安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等“有证无照”机构,消费者可及时查询,确保保险产品是从“全证”保险经纪公司购买的。
特别是,它要么是“保险”,要么是正式的保险产品。《保险法》明确规定,只有依法成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消费者可以查看中国保监会官网,核实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信息。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还应明确自身的风险保障需求,了解保险产品保障的内涵,注意免责条款和如实告知事项,明确购买保险。
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往往会被所谓的“高收益”承诺所吸引。“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总是与风险成正比。面对过度的收入宣传和产品,要保持警惕和理性,不要有“天上掉下来”的运气。要看透所谓的“保险”和“保险经纪公司”。
近年来,一些“代理退保”的个人或团体并非真正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目的,而是以营利为目的。在退保前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费用或押金,退保后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购买所谓“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或其他公司保险产品赚取佣金。一些组织还利用其消费银行卡、身份证复印件等信息,拦截、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甚至有不法团伙引诱消费者参与非法集资。一旦落入骗局,消费者的经济损失难以挽回。
2019年,北京银保监管局收到辖区内23家保险公司举报第三方理财公司以保险公司名义“分红升级”、“利息补偿”等名义邀请客户退保购买非保险类金融产品。涉及34家第三方理财公司;收到31起反映保险销售人员非法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的举报案件,占保险举报案件的22.3%。
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其内容的真实性,更不对您的投资构成建议。我们不鼓励任何形式的投资行为、购买使用行为。
59家数百亿元私募“赚钱榜”以80.61%(附基数)的资产暂时高居榜首
原标题:59家百亿元级私募“赚钱榜”出炉 前11个月收益率最高超八成18家不足两成来源:证券日报临近年末,私募证券基金进入业绩冲刺阶段。《证券日...“固定收益”扩张:80亿 问题就在眼前 不然新收入就摊薄了
原标题:8000亿指日可待!“固收+”大扩容 难题也来了 来源:中国基金报今年“固收+”市场大扩容,为该类产品提供增厚收益的打新策略也面临变局。...前11个月的表现超出图表 基金经理不得不降低他们的预期
2020年进入最后一个月。今年以来,公募基金不论是业绩和规模都取得了十足的成长。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显示,得益于股市的结构性行...债务基础丧失怎么办?基于商品的收入是躺着热身的“真香”!
原标题:债基亏了怎么办?货基收益躺着回暖“真香”!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夏悦超“早知道债券基金今年亏这么多,就拿去买货币...2万亿保险资产管理业务格局发生变化 “私人”产品低调亮相
原标题:2万亿保险资管业务格局生变 “对私”产品低调亮相其中一只面向高净值个人客户的产品已募集完毕,规模超5亿证券时报记者 刘...基金抗吐成为关键!基金经理在年底实际上是这样操作的
原标题:基金防回吐成关键! 基金经理年底竟这样操作作者:许诺 来源:券商中国在极短时间内,部分基金出现较大回撤的现象彰显出...华晨、咏梅等信用债券持续违约集合资金的调整策略
原标题:信用债连续违约 固收基金调整策略 来源:FUND部落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受信用债连续违约事件影响,固定收益类基金...不到8个月 规模突破130亿元 定向增发数量增至10家
量化私募在今年也迎来了大发展。近日,《证券日报》记者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了解到,目前百亿级量化私募数量已升至10家,其中,多家为年内...互联网货币基金收益缘何连降
伴随着货币市场利率变化,"宝类"互联网货币基金收益明显回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银行间流动性进一步宽松,从而推动货基收益率加速下行。59家数百亿元私募“赚钱榜”以80.61%(附基数)的资产暂时高居榜首
原标题:59家百亿元级私募“赚钱榜”出炉 前11个月收益率最高超八成18家不足两成来源:证券日报临近年末,私募证券基金进入业绩冲刺阶段。《证券日...保险资金长期股权投资超过2万亿 今年前十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为5.4%
原标题:险资长期股权投资超2万亿元 今年前10个月投资收益率5.4%本报记者 苏向杲今年以来,险资长期股权投资规模稳定增长,投资收益率也大幅超越...持续提升长期股权投资规模 保险股票前10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为8.74%
今年以来,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在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也斩获了不错的收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保险资金股票投资余额1.75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固定收益”扩张:80亿 问题就在眼前 不然新收入就摊薄了
原标题:8000亿指日可待!“固收+”大扩容 难题也来了 来源:中国基金报今年“固收+”市场大扩容,为该类产品提供增厚收益的打新策略也面临变局。...央行本周共推出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 实现净收益3300亿元
原标题:央行本周累计开展2000亿逆回购 实现净回笼3300亿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4日电 央行网站4日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11月外国机构增持836亿中国债券 逻辑:看好人民币汇率
原标题:11月境外机构增持836亿中国债券逻辑:看好人民币汇率,押注中美利差走阔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俨然成为海外资本大幅加仓人...起步规模是去年的4.3倍 为什么“固定收益”基金突然火了
首发规模是去年的4.3倍 “固收+”基金为何突然火了作者: 郭璐庆“固收+”产品成为今年基金市场的又一类爆款。Wind...前11个月的表现超出图表 基金经理不得不降低他们的预期
2020年进入最后一个月。今年以来,公募基金不论是业绩和规模都取得了十足的成长。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显示,得益于股市的结构性行...